葡萄建園標準化栽培技術
魏志峰
葡萄是一種適應性強、易栽培、用途廣、效益高的樹種,很多地區的農民都因種植葡萄而脫貧致富。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葡萄生產的發展極為迅速,新建果園也采取了新的技術,以期盡快獲得效益。
1 園地選擇
選擇通風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地塊建園,或者選擇限制栽培模式進行特殊地域的種植。北方地區要避免在低洼地建園,洼地在早春容易淤積冷空氣發生晚霜危害。葡萄園附近要有可灌溉的水源和輸水渠道。
2 整地施肥
葡萄定植前的整地施肥是保障葡萄當年和以后健康生長的基礎性工作。葡萄一旦定植后,由于葡萄植株與架材占據**的位置,土壤改良就變得不方便了,因此,要高度重視種植前葡萄園的整地和有機肥的施用。
葡萄定植前有機肥的施用一般應以生物菌肥、食草動物的糞便、各種作物秸稈為主,如牛糞、羊糞、粉碎的玉米秸稈、小麥秸稈等,這些有機肥對改良土壤結構效果較為顯著。一般每畝可撒施 5~10 米3 。
2.1 土地平整
用旋耕機全園旋耕一遍,盡量將土地整平,去除石塊等雜物。
2.2 確定定植行,撒施肥料
行距的確定應根據不同的架式并參考品種的生長勢決定。V 形架行距一般為 2.5~3 米,應根據確定的干高和土壤條件而定。在人工費用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擴大行距、增加機械作業比例是發展的趨勢。
定植行確定后,用長繩在定植行中央標定,保證定植行成一行直線。在定植行中央,撒施寬度為 1 米的肥料帶。
2.3 旋耕機二次旋耕
肥料施入定植行后,再次用旋耕機旋耕定植行,保證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
2.4 深翻定植溝及定植行開溝
用挖掘機沿定植行挖 80~100 厘米深的定植溝,將挖出的土就地散落回定植溝內。
2.5 灌水沉實,定植行旋耕整平
用開溝機沿定植行開 25 厘米深的淺溝,直接澆水漫灌沉實。待水稍微下滲,旋耕機可以下地,沿定植溝將土地旋平整。
3 苗木栽植
3.1 栽植時期
葡萄露地秋栽容易凍死,大棚秋栽不利于休眠,所以露地和大棚都是春栽**,時間在 2—3 月,土壤解凍后到發芽前,但越晚長勢越弱。另外,大棚也可以先栽樹后建棚。
3.2 苗木選擇及消毒處理
苗木質量直接關系到定植當年生長的好壞,高質量的苗木(圖 3)當年生長良好,在第二年可獲得**產量,因此應**重視。高質量的苗木應根系較為發達、擁有 2~3 個發育良好的飽滿芽。飽滿芽發芽更早、芽更旺,抽生的新梢生長也更快。健壯的根系一般呈現亮黃色且根系發達,而死亡的根系一般為黑色,死亡時間較長時根系甚至帶有白色霉狀物。
對經過假植貯藏的或長距離運來的苗木,要進行必要的處理。一是進行苗木分級,剔除弱苗、傷苗或失水過多的苗,弱苗、小苗集中栽植;二是噴布或浸蘸殺蟲、殺菌劑(如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等)進行殺菌消毒,以避免病蟲害的傳入;三是修剪受傷的根系;四是栽植前根系在水中浸泡 12 小時,使其充分吸水,然后蘸泥漿栽植,水中加入殺蟲、殺菌劑(如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多菌靈等)進行苗木消毒。
3.3 定植
3.3.1 確定定植點,打定植穴 用長繩標定定植行正中央,用卷尺在定植行內標定苗木定植位置,使株距保持一致,并做好標記,用打坑機沿定植位置打坑(圖 4),深度為能夠栽植即可,也可直接人工定植。
3.3.2 栽苗 在苗木定植前,首先要考慮的是架材的設置要南北、東西行向一致,尤其是在避雨栽培條件下,更應考慮這些因素,以利于架材搭建。在避雨栽培條件下,為達到這樣的目標,常采用先搭建架材,而后再栽植苗木。如果先栽植苗木時,應考慮到架材搭建的位置,并進行標記,在標記的基礎上進行苗木栽植。先定植苗木時,如果盲目栽植,將會給架材搭建帶來困難。
在地膜覆蓋的情況下,苗木更適合于地表淺栽。地表淺栽使根系在較淺的土層內分布,便于今后的施肥管理。
根據苗木根系大小決定穴的大小,穴一般中間高,四周低。放置苗木時,將根系向四周舒展,最上部根系距地表保持在 5 厘米左右。苗木覆土后,苗木栽植處土壤略高于周圍,用手掌要壓實,或者用腳輕輕踩實。
3.3.3 打畦、二次灌水 以苗木定植帶為中心,打 1 米寬的畦,畦**要平整,沿打好的畦澆透水。
3.3.4 覆膜 沿打好的畦鋪設黑地膜,保水保墑,注意膜邊緣要用土封嚴,以免漏風。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